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治疗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transfusionsyndrome,TTTS)由Herlitz年首先发现并提出,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diamniotictwin,MCDA)特有的严重并发症。双胎妊娠中约有20%为单绒毛膜双胎,而单绒毛膜双胎中,TTTS的发生率约为10%~15%。根据该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以慢性多见,若不予治疗,则死亡率可高达80%~90%,并且存活儿中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极大。
??由于TTTS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所以影响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发展。目前治疗TTTS的方案主要有胎儿镜激光电凝术、羊水减量术、羊膜造口术和选择性减胎术。
1.胎儿镜激光电凝术
??目前国际上公认孕26周前胎儿镜激光电凝术(fetoscopiclaserphotocoagulation,FLP)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年由美国JulianDelia等率先报道,在国外已逐渐成为治疗TTTS的重要方法。
??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在超声监护下,胎儿镜(直径2.0~3.3mm)经腹进入羊水过多的胎儿羊膜腔,在直视下找到胎盘血管交通支,通过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或者二极管激光纤维,凝固这些血管。手术结束时同时进行羊水减量(~ml),至羊水池深度降到4~6cm。
手术治疗包括选择性和非选择性。?
选择性治疗
选择性的胎儿镜下激光凝结胎盘血管交通支术(selectivefetoscopiclaserphotocoagulation,SFLP),即不完全阻断胎盘间可见的所有吻合血管,只选择性地阻塞认为与TTTS最相关的吻合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胎盘功能不良的发生几率,此技术的胎儿存活率明显高于非选择性,可达62.0%~88.9%。且以后发生神经系统损害者前者达24%,后者仅为4%。
非选择性治疗
??是指将所有可见的穿过胎盘间的血管都凝固,目前在许多国家仍广泛应用,报道的存活率为53%~63%。这种非选择性激光治疗破坏了所有通过双胎间胎膜的血管,有可能凝结到不引起TTTS的血管,导致急性胎盘功能不良而发生供血儿死亡。
??目前,选择性血管电凝术已成为评价胎儿镜治疗水平的标准。但由于胎儿、脐带、隔膜位置等均影响操作,不易判断某些跨膜血管是否为吻合血管,故实际多为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血管电凝术同时进行。
???FLP适合任何阶段的TTTS,手术指征一般为Quintero分期Ⅱ~Ⅳ期,且孕周<26周的TTTS患者。尤其是QuinteroⅢ、Ⅳ期更显示其优势,疗效较保守观察及羊水减量更好,因为Ⅲ期及以上者,采用保守治疗几乎无效。故建议FLP为Ⅳ期TTTS病例的首选治疗方案。除非FLP治疗失败,或在围手术期超声检查或磁共振成像发现胎儿有脑部病变时,才选择减胎术。为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16~26孕周为最佳手术时机。
??胎儿镜下选择性激光电凝治疗历史不长,但技术进展很快。目前已研制出可屈胎儿镜,治疗前壁胎盘的TTTS已无困难。
??虽然激光血管电凝术对早期TTTS的治疗亦是肯定的,但对早期TTTS(QuinteroⅠ~Ⅱ期)的治疗方案仍有争议,尤其是Ⅰ期,缺乏与保守观察、羊水减量或隔膜造孔等方案疗效的比较。早期TTTS病例对羊水减量或保守治疗的反应不一,病情可出现自然缓解、保持稳定或迅速进展等几种情况,以Quintero分期难以解释,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证据。并发症有胎膜早破、早产、胎盘早剥、TTTS的复发、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winanemiapolycythemiasequence,TAPS),假性羊膜束带综合征、选择性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等并发症。
??激光电凝与连续性羊水减量相比,可以提高围产,TTTS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与胎儿心功能状态有关,可能是引起早期TTTS预后不同的原因,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TTTS心功能有助于指导选择治疗方案。部分Quintero分期Ⅰ~Ⅱ期的受血胎儿已出现心功能改变,采用保守观察或羊水减量难以阻止病情进展,对出现心功能改变的早期TTTS病例施行激光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2.连续多次的羊水减量术
??多次羊水减量最早用于TTTS治疗,但目前已不再是治疗TTTS的最佳选择。它操作简单、仪器设备简单便宜,容易普及,对未掌握胎儿镜技术者以此法为宜。
??羊水减量治疗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虽不能中断双胎之间的输血,但减量后可能是排出过多的羊水降低了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危险,或减轻了胎盘和脐带所受压力,使胎盘血管床的流体静脉压下降,改善了脐带和子宫的血流,达到延长妊娠的目的。
??其方法是羊膜腔穿刺(常用18号穿刺针)从羊水过多的羊膜腔放出部分羊水,以恢复两羊膜腔中羊水量比例的平衡,一般减至最大暗区4~6cm,单次放羊水量为1~7L。可反复多次抽羊水,每周1~2次。
??反复羊水减量至少能使其中一个胎儿的存活率达到50%~60%,但另一方面,存活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0%~35%,包括严重的脑损害。
??羊水减量的疗效取决于羊膜腔穿刺次数和羊水复长的速度。一般来说,TTTS发生的孕周越小,羊穿后羊水过多复发越快,效果越差。
羊水减量的不足之处在于此方法并没有处理胎盘的血管吻合,仅为对症治疗,容易再发生羊水过多,隔日至1~2周后羊水过多复现,通常需要多次穿刺。
??该方法适用于妊娠26周后明确诊断的TTTS患者。孕26周后出现TTTS,胎儿存活机会大,经羊水减量适当延长孕周,效果较好。
在没有施行FLP治疗的条件时,羊水减量依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于I期TTTS的治疗,采用最多的仍然是期待治疗(78%),羊水减量和FLP则各占11%,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评定仍需大量随机对照的研究。
??羊水减量的手术并发症为8%,次数越多并发症机会越大,手术操作有引起早产、感染、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的风险,不能防止因一胎儿死亡引致另一胎儿大脑损伤。
3.羊膜造口术
??最初GeorgeRSaade于年报道在行羊膜腔穿刺时无意中将双胎羊膜隔膜穿破,追踪结果却发现两胎儿的羊水量及生长逐渐转为正常,后来此方法也作为TTTS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方法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20~22号腰穿针刺破双胎之间的隔膜,使两羊膜囊中的羊水流动达到平衡,从而缓解TTTS所致的双胎羊水过少-羊水过多序列。其理论依据是,单羊膜双胎不发生TTTS。相对于羊水减量术,它只需一次操作,故更容易被接受。但有作者对此持反对观点,通过测定TTTS两羊膜腔内压力发现,尽管二者羊水量差异显著,但压力相等。羊膜隔穿刺后两侧压力并无改变,两个胎儿血循环未受影响,相反脐带缠绕机会增加,故多已不用。
??因此,又有经过改进的胎儿镜下羊膜中隔微型穿孔术(fetoscopiemicroseptostomy),在胎儿镜下应用激光穿出5个左右极小的孔洞,即使胎儿细小的手指也无法穿过,一方面达到“单羊膜囊”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避免了胎儿脐带缠绕的发生。目前羊膜中隔微型穿孔术多与SFLP、羊水减量术,这3种操作在1次胎儿镜手术中同时进行。
4.选择性减胎术
??主要针对双胎之一有严重的宫内不良状况或结构畸形的胎儿,此时采用挽救双胎的治疗措施反而无益,因为病危儿极有可能胎死宫内,进而导致另一胎儿死亡或发生脑损害。结扎病危儿脐带可拯救另一胎儿生命并防止发生神经系统损伤。
??选择性灭胎术包括在胎儿镜或B超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激光电凝、双极电凝、结扎等方法进行脐带凝结。这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的存活率,射频消融为86%,双极电凝为82%,激光电凝为72%,脐带结扎为70%。选择性毁胎术的风险与手术操作有关,且涉及到医学伦理问题。
??近年来,TTTS的诊断和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但TTTS确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不甚明了,仍缺少有效的方法早期预测TTTS的发生,更合理的分级系统应用前景尚待探讨。对于QuinteroⅠ期的治疗策略和如何提高异常吻合血管的发现率,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等问题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国内应提高对TTTS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成立相关机构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dwh/1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