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知识1型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预

(一)1型糖尿病的特点

1.1型糖尿病原名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代号是IDDM,现在已经不这样用了。而且原来有人把1型糖尿病写成罗马字母的Ⅰ型,现在一定要写成阿拉伯数字的1型。

2.1型糖尿病在中国糖尿病人中占9%左右,儿童较多。有人发现更年期也是1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阶段。

3.某些自身抗体可能阳性,ICA、IAA和GAD,查这些抗体有利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

4.发病较急,容易产生酮症酸中毒。

5.青少年多见,胰岛素疗效较好。有些1型糖尿病的患儿或父母认为1型糖尿病更重,1型糖尿病必须打胰岛素,2型糖尿病不一定打胰岛素,这实际是一个误区,1型糖尿病的轻重并不在于是否打胰岛素,而主要在于有没有严重的并发症。

6.1型糖尿病相关基因较少,所以从基因治疗的角度,它可能较早被根治。

(二)1型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分成免疫介导Ⅰ型糖尿病和特发性1型糖尿病,这两者的差别是免疫介导的1型糖尿病有免疫参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证据,而特发性1型糖尿病没有免疫介导的证据,是一种特发的1型糖尿病。

1.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

是指有任何自身免疫机制参与证据的1型糖尿病。有HLA基因-DQA、DQB和DQR位点的某些等位基因频率变化。所以免疫介导的1型糖尿病和HLA基因相关。另外体液中存在针对胰岛β细胞的单株抗体,伴随其他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甲亢、桥本甲状腺炎和阿狄森病。

2.成人隐匿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这一型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但是开始像2型糖尿病,容易误诊。特点是东方人发病较多,与2型糖尿病相似,但是糖尿病相关抗体可阳性,最终需胰岛素治疗,否则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特发性1型糖尿病

患者有明显家族史,起病早,初发时可有酮症,需胰岛素治疗。但在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不一定呈进行性减退。在发病初亦无任何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证据,尤其是各种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始终为阴性。

I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80%。酮症酸中毒主要的表现是血糖高、尿酮症、酸中毒,对于这种急性并发症,应该预防为主,最好避免患病。患病后,应避免误诊为急腹症。不少1型糖尿病开始发病不知道是糖尿病,主要表现就像急腹症,肚子疼、肚子硬,不能吃东西,很容易误诊误治。所以酮症酸中毒要积极治疗,自救的方法是多喝温盐水,用足胰岛素,医院。

(1)酮症酸中毒的定义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和诱因共同造成的一种症状。在这个过程中,胰岛素不足更加严重,而升糖激素不适当增高,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同时又产生了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最后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

(2)酮症酸中毒诱因

A.急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在1型糖尿病中比较常见,最后导致胰岛素缺乏更加严重。

B.治疗不当,特别是中断胰岛素治疗,剂量不足,抗药、甚至吃降糖灵过多,都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

C.饮食失调及胃肠道疾病。1型糖尿病如果有饮食失调,应该测定血糖,根据血糖来调整胰岛素。

D.其他应激,外伤、麻醉、手术等也可以造成酮症酸中毒。

(3)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

A.糖尿病症状加重:三多一少症状加重。

B.有胃肠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儿童1型糖尿病可有腹痛或板状腹,可能跟脱水和低血钾造成的胃肠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有关。这期间要注意查血糖、尿酮体,不要轻易认为是急腹症。

C.呼吸改变:酸中毒所致,呼吸可能是快而深,可有酮臭。

D.脱水和休克的症状。

E.神志改变,甚至昏迷,个体差异较大。

F.有诱发疾病的表现,如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二)低血糖

1型糖尿病胰岛素缺乏比较严重,胰岛素过量会产生低血糖,过少又产生高血糖,血糖波动比较大,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出现。低血糖包括三种情况,第一是低血糖反应,指有临床症状,血糖多低,但有时可不低,如血糖下降速度较快时。第二是低血糖,血糖低,多有症状,但也可以没有症状,如血糖慢性下降,持续时间较长时。这个症状不太明显,在老人比较常见。第三种是低血糖症,是多数情况,既有血糖低,又有临床症状,比较常见。

低血糖的危害

1型糖尿病患者中至少4%直接死于低血糖,所以一定要避免儿童1型糖尿病经常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对于所有糖尿病人,因为低血糖产生的升高血压和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会诱发心脑血管病,这种情况在成人,特别是老年人多见,但是小孩中也有这种情况。另外,低血糖还会引起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和肾脏病变加重。从而影响社会活动,包括学习、就业、驾驶、攀高等都会受到影响。

A.低血糖对眼的危害:低血糖可显著减少玻璃体中的葡萄糖水平,加剧缺血视网膜的损伤;严重低血糖可出现眼压突然下降,引起动脉破裂、出血。

B.低血糖对肾脏的影响:急性低血糖减少约22%的肾血流量,降低19%的肾小球滤过率,加剧肾脏损害。低血糖的程度和危险因素的多少还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

4症状与体征

低血糖病因繁杂而临床表现相近。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有血糖下降快,大汗、颤抖、视力模糊、饥饿、软弱无力、紧张、面色苍白心悸、恶心呕吐;中枢神经受抑的表现是血糖下降较慢而持久所致,表现为中枢缺氧、缺糖症群,越高级的中枢受抑制越早,恢复越迟。混合性的是兼有以上二种表现,比较多见。

低血糖症的诊断

要对低血糖提高警惕,如有下述症状应考虑本症:低血糖症状与体征;惊挛,阵发性精神异常,不明原因的昏迷;在某些条件(空腹、餐后、运动后)发生同样症状者;有发生低血糖危险者,如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影响症状的因素

A.病因:器质性低血糖多见于空腹时,较重,精神症状明显;功能性低血糖多见于餐后,较轻,交感神经兴奋多见。

B.年龄:新生儿表现为苍白、气促、发呆、激惹性强间歇性抽动;儿童可为癫痫大发作;老人可交感神经兴奋不明显,易昏迷。

低血糖常见危险因素

A.内源性胰岛素缺乏,血糖调节功能差;

B.未察觉低血糖的历史;

C.肝肾功能不全;

D.未按时进食、加餐,或进食过少,酗酒;

E.近期中等至激烈的运动;

F.强化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过量或使用不当。

治疗原则

低血糖危害很大,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有效治疗。对于急症的处理要尽快脱离低血糖状态。脱离低血糖危害以后,要寻找原因,饮食调理,少量多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少量是这顿饭后的血糖不过高,多餐是下一顿饭前不产生低血糖,必要时及时加餐。另外合理用药也非常重要,要避免低血糖。

急症处理

一般用于有急性低血糖症或低血糖昏迷者。最好的办法是直接补糖,葡萄糖最有效,轻者口服,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可能需要重复,直至清醒。清醒后静脉输入10%葡萄糖,维持血糖偏高水平,如mg/dl左右。

另一个是胰升糖素,可以让血糖快速升高,0.5-1.0mg,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患者多于5-20分钟内清醒,否则可重复。作用时间1-1.5小时,以后须进食或给葡萄糖。

(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于1型糖尿病人,主要是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肾病,避免失明及尿毒症。

糖尿病眼睛病变可以影响各层,从角膜到房水,到晶状体,到玻璃体,到视网膜都会影响。但是实际上糖尿病影响眼睛病变主要是眼底病变,对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人,发病率进展速度可能会比较快,现在新的视网膜病变分类法分成五期。第一期是没有视网膜病变;第二期是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仅有微血管瘤;第三期是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介于轻重之间;第四期是重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出血及静脉串珠。到重度非增值性视网膜病变还是可以恢复的。到第五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及视网膜前出血。主要治疗目的就是避免失明。

这是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类办法有一种是法则,4是指把眼底用一个十字分成四个象限,其中任何一个象限有20个以上出血点,就叫做重度视网膜病变。2是有两个以上象限有明确静脉串珠样改变。1是指一个象限以上有明确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叫做IRMA。

对于1型糖尿病的管理原则,首先必须认识到糖尿病现在还是一个不可根治的疾病。所现在近期的目标是控制好糖尿病,防止急性并发症。远期的目标是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收藏留给自己,转发送给朋友!!

尿

中国第一糖尿病健康微媒体把3万糖医生装进口袋









































怎样治疗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hl/11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