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妇幼bull科普儿童最常见的
近日,我院儿童眼保健科的医生在给六个月的孩子眼病筛查中发现了儿童眼病中的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也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和危害。发生于视网膜,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多发生于5岁以下,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根据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的发展过程,临床可分为4期:
眼内生长期
眼压增高期(青光眼期)
眼外扩展期
全身转移期
开始在眼内生长时外眼正常,因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长发现,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故称黑蒙性猫眼,此时常因视力障碍而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视而家长发现。
眼内肿瘤生长增大,特别是影响脉络膜和前房时,可导致眼压升高,引起明显的头痛,眼痛,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等青光眼症状,增大的肿瘤也可导致眼球后节缺血,引起虹膜新生血管,从而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儿童眼球壁弹性较大,在高眼压作用下,眼球膨大,角膜变大,形成“牛眼”或巩膜葡萄肿,大角膜,角巩膜葡萄肿等,所以应与先天性青光眼等鉴别。
肿瘤向眼外蔓延,进入眶内,导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肿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长,甚至可突出于睑裂之外,生长成巨大肿瘤。晚期瘤细胞可经视神经向颅内转移;经淋巴管向淋巴结,软组织转移;或经血循环向骨骼,肝,脾,肾及其他组织器官转移,最终导致死亡。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上,要强调多学科、多中心的合作。治疗目标首先是挽救生命,其次是保留眼球及部分视力。治疗原则应根据眼部及全身受肿瘤侵犯的情况而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和范围,单侧或双侧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包括眼球摘除、眼眶内容摘除)、外部放射治疗、局部治疗(光凝治疗、冷冻治疗、加热治疗、浅层巩膜贴敷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其预后至关重要。如果能提早发现并治疗,可能不仅能避开生命危机,还可能保留眼球甚至拥有一定的视力。建议大家一起努力,做到无病早筛查,有病及时就医,眼癌早发现,保护下一代!
--
喜欢我们就多一个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hl/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