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45的孩子受影响,度数高不可怕,可怕
欧欧说
早期干预,减少可避免的儿童盲症
很多家长认为,视力下降不要紧,戴一副眼镜能看清黑板就行了。
其实不然,孩子如果过早地戴上眼镜,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镜度数会逐年提高,最终发生高度近视的概率也会比其它孩子大很多。
高度近视的定义
近视指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屈光度为-6D(度)或以上的近视眼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本身并不可怕,它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那么,高度近视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呢?
高度近视的危害1.视网膜脱离
这是一种可使视力完全丧失的并发症。由于高度近视的人群本身视力就较差,因而出现视网膜脱离早期不易发现,常延误治疗。另外这类眼病一旦发生,常在几年内双眼先后发病而致双目失明。所以应予以高度重视,定期进行全面眼部检查,以便能尽早发现早期出现的格子样变性、玻璃体异常粘连等变化。
2.玻璃体液化及后脱离常表现为眼前黑影。当黑影增加或突然有闪光感时应及时检查眼底,以便在早期发现裂孔、视网膜脱离或眼底出血。
3.开角型青光眼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缓慢进行性视力下降的眼病。因高度近视变化表现为视盘较大、色淡、血管细、视力较差等,故常忽视了青光眼的存在。这类病人应定期行眼压的测量、视野检查等,并应服用抗青光眼药物。
4.黄斑变性高度近视者的眼轴较长、眼球后极形成“巩膜葡萄肿”,使球壁各层组织变薄,黄斑区新生血管、出血、黄斑囊肿或裂孔等,结构严重紊乱,严重影响中心视力。
(眼底黄斑病变自测图)
正是认识到这些高度近视并发症存在的风险,欧欧近视防控倡导:要在孩子6-14岁时,及时干预防控近视!
为什么是6-14岁?欧欧AI发现,孩子的视力在6岁多一点,开始步入下车道,从9岁开始,视力开始由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转变,10岁是近视形成临界点,11岁是首次配镜期。
医院数亿条数近视筛查数据库和国内顶尖AI技术专家王亦洲教授,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了欧欧AI人工智能诊断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对近视进展趋势进行个体化预测,3年内准确率达90%,5年内准确率80%以上,为近视眼的预防和精准干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诊断方案。
6-14岁,这一年龄段,正是孩子发育最快的时候,眼睛同样发育很快,同时孩子又开始读书上学,用眼负担加重,孩子急需要养成爱眼护眼的习惯,让近视慢一点,再慢一点;反之近视加深就会越来越快,埋下并发症风险。
免费建立视力档案孩子上学前、4岁开始就需要建立视力档案,孩子上学后如果出现近视症状,则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才能控制近视发展,阻断近视危害。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ys/1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