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怎样防控眼压过低

因种种原因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在近年来才逐步开展,尽管目前在欧美国家部分医生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首次手术治疗时选择这种手术,但绝大多数还是针对疑难青光眼病例或者滤过手术失败的患者。医院的林丁院长近期接受《国际眼科时讯》专访,畅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成功的关键以及如何防控植入术后的眼压过低。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学习曲线较短

林教授认为,对于青光眼手术初学者而言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总体操作技巧和难度甚至低于小梁切除手术,主要需要掌握几个基本的理念,包括如何将引流阀牢固植入、如何将植入眼内的硅管位置调整好、如何把控好术后近期的引流量等。但难治性青光眼常常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诊治,故手术学习曲线常常是比较短的。

整个围术期处置与常规滤过手术相比无明显区别,例如控制眼压、前房等。对于手术初学者,可能比较难以掌控前房,需要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尽量术中根据病情做预防性处置,避免术后抢救,比如术后迟发性脉络膜下腔出血等。

是否需要术后抗瘢痕化药物仍有争议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后是否需要抗瘢痕化药物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在美国基本上不使用,只在一些特别有瘢痕化倾向的患者使用;而在国内普遍应用抗瘢痕化药物,所以目前尚未有统一的使用方案。

林教授认为对于老年患者可暂不考虑使用抗瘢痕化药物,对于行多次手术或者比较年轻的患者以及新生血管青光眼等可以适当应用。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作用范围相对比较广,所以耐受性比较大。此外,植入引流阀还有一个优势,即瘢痕化并不十分可怕,形成瘢痕包裹之后可以再切除,其滤过效果常常优于小梁切除手术的滤过泡重建。

植入术后怎样防控眼压过低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是术后眼压过低,甚至合并浅前房,继而可能导致迟发性脉络膜下腔出血,甚至可能会伴随眼内活动性出血,表现为前房与玻璃体腔反复积血,在治疗方面为患者与医生带来很多困难,所以最重要的在于预防;其主要原因常常是滤过过强。

目前符合我国规定、具有相关国家证书并投入临床使用的引流阀只有Ahmed阀。其合格成品的每一个阀门的紧张度并不可能完全一致,无法做到象工业阀门一样统一标准化,所以要在初始化的操作中了解当前阀门的紧张度,再考虑如何将管道进行可吸收线缝合,做到缓慢开放阀门,调节术后眼内压的高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此外,有一个普遍被忽略的问题是阀门硅管管道大小与角膜缘伤口的大小匹配问题。如果植入阀门管道的角膜缘伤口较大,术后早期就会出现房水渗漏,这也是导致术后近期浅前房、低眼压的常见原因之一。只有角膜缘伤口小于管道、可以卡住管道,才可避免这样情况发生。

未来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

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大方向主要是治疗早期开角青光眼。目前的微创手术,包括微管道在内,大多是利用已有的正常房水流出通道进行重建和改造,所以微创手术是控制眼压的微环境与正常生理通道的调控微环境相匹配,是属于内引流手术。若要将晚期青光眼的眼压降到正常生理范围之下,仅仅依靠微创手术并不足够,还需要联合药物治疗。

对于内、外引流问题,林教授指出若有可能将所有类型青光眼控制在早期,那么内引流是最为理想治疗方式,而无论何种类型的外引流滤过泡都是一种别无他选的办法。如果能够通过微创手术在房角重新建立房水通道而实现在早期即能控制住病情,这种内引流手术效果要远远优于外引流手术,这始终是一个努力方向。此外,其他微创手术探索方向还包括微创开放前房与脉络膜下腔,沿用小梁切除术式采用微创打通前房与结膜下等。林教授总结道,从原理上考虑,我们还是更倾向于内引流技术理想状态,但最终还是应以手术效果作为评估标准。

相关阅读

?青光眼手术之精益求精——听林丁教授谈如何让MIGS“飞舞”

?林丁教授AAO大会“首秀”新术式,国人风采引世界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ys/8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