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随访与管理,最新中国青光眼指南这

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pf.39.net/bdfyy/zqbdf/180415/6168755.html

《中国青光眼指南(年)》共包括青光眼筛查、临床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房角关闭、儿童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随访与管理7个部分。关于青光眼的随访与管理,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目标眼压的制定

目标眼压是一个眼压范围的上限,该眼压范围能够将病变发展速度降至最低,并在患者预期寿命内维持与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当发现青光眼进展或眼部和全身的伴随疾病有所进展时,应对目标眼压重新评估[Ⅰ,D]。

每例患者的每只眼应单独进行目标眼压评估[Ⅰ,D]。制定目标眼压时应考虑的因素[Ⅰ,D]:

(1)治疗前的眼压(基线眼压):治疗前的眼压越低,设定的目标眼压越低。

(2)青光眼的严重程度及分期:诊断时青光眼性损伤越重,设定的目标眼压越低。

(3)随访中青光眼的进展速度:进展较快的患眼,目标眼压应设定更低。

(4)现有年龄和预期寿命:为年轻患者设定的目标眼压应更低。

(5)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青光眼家族史、中央角膜厚度异常、剥脱综合征、糖尿病、视盘出血、眼部血流和(或)眼部灌注压异常等。

(6)患者的视觉要求,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风险[Ⅱ,D]。

评估眼压时,建议考虑中央角膜厚度[Ⅰ,C]。初始视野缺损严重是青光眼致盲的最重要预测因素。

对于新确诊的青光眼患者,目标眼压由疾病严重程度和基线眼压决定[Ⅱ,D],如早期青光眼,目标眼压应低于21mmHg且至少降低20%;而中期青光眼的目标眼压应降至18mmHg以下,降低幅度至少30%[Ⅱ,D];对于更晚期青光眼,目标眼压可能需要更低[Ⅰ,D]。

最初根据疾病分期和眼压确定的目标眼压,之后需根据是否出现其他危险因素、患者预期寿命、治疗负担和患者意愿等因素进行不断调整[Ⅱ,D]。

随访期间,需要根据是否达到目标眼压、视野损伤进展速度,结合观察期内的眼压水平、预期寿命和现有视功能损伤程度及合并的其他危险因素,调整目标眼压[Ⅱ,D]。

若治疗后眼压未达到目标眼压水平,但已有足够数量的视野检查结果判断病情无进展或进展速度很低,未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或患者正在接受过度治疗并已出现不良反应,应将目标眼压提高[Ⅱ,D]。

若治疗后眼压未达到目标眼压水平,但是视野检查结果的数量不足以判断病变进展速度,则应依据治疗原则考虑增加附加治疗[Ⅱ,D]。

即使治疗已达到目标眼压,但若视野损伤进展迅速,导致在患者预期寿命内危及生活质量,则须将眼压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20%。若治疗未达到目标眼压,则需加强治疗,与患者一起讨论、衡量增加附加治疗的风险和益处[Ⅰ,D]。

具有视神经损伤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目标眼压设定目前尚无明确标准,可暂时参照POAG。

药物治疗

推荐从单一用药开始[Ⅱ,D]。

与分开使用2种不同成分滴眼液比较,在可能的情况下推荐选用固定复方制剂[Ⅰ,B]。

女性患者怀孕期间继续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可能对胎儿(和新生儿)构成潜在风险。这些风险须与母亲可能承受的视力丧失风险相权衡[Ⅰ,D]。

视神经损伤进展的评估

随访阶段需要对青光眼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损伤进行分析,这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光眼相关眼部结构损伤进展的评估

主要是对视盘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损伤进展进行分析。国内常用系列眼底照相和系列OCT检查方法。

眼底照相可对视盘和RNFL形态进行客观记录。比较后极部45°眼底像视盘盘沿和RNFL缺损不同时间的系列变化,可发现青光眼的进展情况。采用配比闪烁法观察基线和随访时的眼底图像,是评估早期和中期青光眼相关眼部结构损伤进展的较好方法[Ⅰ,D]。

对OCT在不同时间测量的视盘周围RNFL厚度等定量参数进行事件分析和趋势分析,也可检测青光眼相关眼部结构损伤的进展[Ⅰ,D],但需注意分层误差的影响。

(二)青光眼相关眼部功能损伤进展评估

目前主要是对视野损伤进展进行评估。视野检测建议采用标准化自动视野检测法(SAP)[Ⅰ,D]。

国内临床常用的SAP设备包括Humphrey视野计和Octopus视野计。建立基线和后续随访方案时应选择合适的视野检测模式,并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而且应保证每次视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Ⅰ,D]。

为尽早发现快速进展型患者(平均缺损值进展速度大于2dB/年),建议在初次就诊后的6个月内获得2次可靠的视野基线检测结果,然后在初次就诊后每4~6个月进行1次视野检测[Ⅰ,D]。

在初诊后的2年内进行6次可靠的视野检测。对这6次视野检测结果的进展进行分析,可及时发现快速进展型患者,并适时进行干预。此后,根据前2年的视野损伤进展分析结果,对具有低、中度进展风险患者,视野检测的频率可减少至每年1次;对具有高度进展风险患者,仍需每年完成至少2次视野检测,必要时尽快重复视野检测,以确定或排除可能的视野损伤进展;对长期随访视野保持相对稳定的患者,视野检测可每年1次[Ⅰ,D]。

虽然目前尚缺乏参考标准,但应在整个青光眼病程中实施青光眼相关眼部结构和功能损伤进展分析[Ⅰ,D]。

青光眼相关眼部结构与功能损伤进展不总是可以互相预测,但出现相关结构损伤进展的患者随后出现相关功能损伤进展的风险较高。对于早期青光眼患者,相关结构损伤的进展可能比相关功能损伤的进展更容易被检测到;而对于晚期青光眼患者,监测相关结构和功能损伤的进展均比较困难。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学组.中国青光眼指南(年)[J].中华眼科杂志,,56(0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zlyy/9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