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心语王宁利教授上善若水nbs
集专家气质与文人风采于一身,博学睿智、幽默风趣,医院眼科首席专家王宁利教授接触过的人的深切感受。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同时达到“艺术家”的最高层次,王宁利用自己从医近30年的经历总结了四个字:“善、悟、信、达”。他认为,有爱心,有悟性,诚信再加上努力就会使自己的医疗事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做善良医生
医生的一份努力,换来的是一家的幸福。
一个来自于湖南的乡村教师,被确诊为患青光眼。当王宁利了解到他为了看病,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牛都卖了,而村子里还有很多孩子等着他回去上课时,立即收他住院,并在住院后的第三天就给他做了手术。一年过去了,王宁利突然收到一个从湖南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是湖南的土特产,还有一封感谢信,在来信中患者表达了他全家对医生的感激。王宁利感到医生的一份努力,换来的是一家的幸福。
还有一对十几岁的姐弟均被确诊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另外,他们的母亲也患有白内障,且形态与发病年龄和姐弟俩非常相似。王宁利考虑,他们可能是一个伴有遗传因素的先天性白内障家系,决定立即为姐弟俩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恢复他们的视力。另外,还要为他们进行遗传咨询以避免他们的下一代也出现同样的问题。然而,患者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承担诊治、手术、耗材等费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王宁利毫不犹豫地说,钱的问题我们来帮助解决。最后,经过多方协调,他亲自为姐弟俩实施手术,同时联系慈善机构赞助他们所需要的人工晶体。患者术后效果令人非常满意,出院重返校园后给王宁利寄来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感谢王宁利为他们擦亮了心灵的窗口。一名医生的行为不仅仅是治疗了疾病,也为患者树立了榜样。
做创新医生
创新思维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的延伸。
创新思维不是瞎干、蛮干,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的延伸。应当在前期学习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自己诊疗过程的积累中,悟出其中的精华,既尊重原则,又不拘囿于一些条条框,才能创新。
每到王宁利出门诊的日子,医院候诊区便会涌满慕名的求医者,其中近四成为高风险、高难度、挑战性极强的手术治疗。王宁利说:“医学手段是有限的,而医生的情感是无限的,只有将情感投入到医疗救治过程中,才能产生奇迹。”
十年前,有一名患者,患双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两只眼睛都在当地做的小梁切除术,术后却出现恶性青光眼,其中一只眼睛已经完全失明。到王宁利这里看病时,患者有视力的眼睛也已经做了3次手术,前房完全消失,周边虹膜和角膜完全粘连,晶体混浊,眼前段的球结膜完全瘢痕化,眼压又高,许多医生对此束手无策。王宁利冥思苦想如何能用最小的损伤达到治疗目的,使患者保持有用的视功能?他查阅大量文献,都未查到解决难题的答案,在给患者制定手术方案的几天里,他寝食难安。突然有一天一个想法在脑海中闪过,能不能把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手术和玻璃体晶体切除手术结合起来?能不能把引流管通过扁平部植入到玻璃体腔达到引流房水降低眼压的目的呢?在取得患者同意后,他开始手术。手术过程比较顺利,但术后由于早期设计的青光眼引流物引流管内没有瓣膜控制,术后房水引流量过大,出现了脉络膜脱离,患者的视力仍然很差。这时患者和家属悲观到了极点,王宁利压力也很大,但是医生必须承担这种压力。随后,王宁利每天观察治疗患者,在他的治疗下,脉络膜脱离逐渐恢复了。一直到第12天的时候,他发现脉络膜脱离消失了,后来又通过矫正,患者的视力恢复到0.7!
通过此病例,王宁利对控制早期引流量过度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改进,并把此研究发表在《中华眼科杂志》,提出了经睫状体扁平部植入青光眼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新思路。
从事眼科工作近30年,王宁利设计并率先开展多项眼科新技术,如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改良外路小梁切开手术、房水引流物两阶段植入术、Schlemm’s管成形术、内路小梁网消融术、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以及各类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做“艺术家”医生
医生应该用心做手术,追求“艺术家”境界。
如果一个人是用手做手术,那他永远是手术匠;如果一个人用脑子做手术,那他就是一名好的专家;而如果一个人用心去做手术,那他就已经达到“艺术家”的境界。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向最高的层次攀登。
王宁利认为,学科带头人,不应仅是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还必须是一名能把握科学研究发展脉搏,能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科学及技术问题,并能用科学的手段去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领军人。他希望这种“两栖”人才在团队中不少于10%。
年的一天,王宁利所带的一位博士生敲响了他的房门。学生的求助对于王宁利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这次的求助,却足以让王宁利的人生乃至世界对于青光眼的认识发生改变。
学生诊治的这名患者,因为外伤造成脑积液漏,从而导致颅压偏低。眼科检查,还发现患者患青光眼。在医学上,脑积液漏和青光眼没有必然联系,一般的做法是对两种疾病分别治疗。但是敏锐的王宁利却觉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只有带着思考,才能在临床的一些偶然现象中捕捉到必然的发现。”王宁利说。
王宁利和神经科医生合作治愈了那名患者的脑积液漏,青光眼病情也随之得到有效控制。这一结果让王宁利很是兴奋,他随即提出一个假说,颅压低可造成跨筛板压力差的增大,可能是正常眼压青光眼发生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原因。“就像一块木板的两面,一面是眼压,一面是颅压,两者之差,医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跨筛板压力差。筛板凹陷,如果在眼压正常的情况下,那么很可能是颅压出了问题。”
经过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他发现2/3的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颅压是偏低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次通过临床观察证实王宁利提出假说的真实性。年,王宁利在权威杂志《眼科》上发表此研究成果。但是质疑也随之而来:患者颅内压偏低,能说明筛板后压力同样也低吗?
于是,王宁利与团队通过神经内科腰穿患者的视神经鞘膜间隙宽度与颅压的两组数据,推导出一条两者之间关系的公式,并通过核磁共振的非侵入技术,测量青光眼患者视神经鞘膜间隙的宽度,从而通过公式得出颅压值。这样便实现了颅压的非侵入测量。他还通过此项技术对比正常人与青光眼患者视神经鞘膜间隙的宽度,再次证实青光眼与颅压确实存在联系。年,王宁利再次在《眼科》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并迅速引起广泛耳鸣是怎么引起的会带来什么影响东方案例哪些男人不能过性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hl/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