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偏位与继发性青光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眼科郭文毅,本文已发表在《眼科学大查房》年第2期。

患者男,27岁,10余年前右眼外伤后行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近5年常右眼痛,2年前因出现右眼视力模糊就诊,发现眼压升高,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因眼压不能控制于我院就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右眼角膜有一浑浊点,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清、深,瞳孔圆,人工晶状体在位;左眼无特殊。眼底检查示右眼杯盘比0.6,左眼杯盘比0.4。眼压:右眼34.3mmHg(1mmHg=0.kPa),左眼13.7mmHg。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见图。改用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疗后,眼压控制在20mmHg。

早在年,D’ombrain就发现某些单侧慢性青光眼的发病与眼外伤史有关,并认为外伤后小梁网区域的纤维化及上皮细胞增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眼外伤可导致睫状体的环形肌和纵形肌之间发生撕裂,前房角后退,环形肌纤维萎缩及小梁网的退行性变化,甚至会导致小梁网表面形成延续至纵形肌的透明膜状物。睫状体的纤维化及增生性改变也会引起晶体袢及睫状沟的相对位置变化,同时异位晶体袢也可能促进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眼外伤引起房角后退的患者,可能相伴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及人工晶状体移位,并相互促进,在临床工作中需加以重视。此类病例初始治疗可尝试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不能控制时建议手术治疗。

(转发此条信息,并截屏告知编辑部的读者,可获赠本篇文章的PDF版。亲,心动吗?动一动手指即可哦。)









































恭喜这几位同学你们的作文上报纸啦
恭喜这几位同学你们的作文上报纸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hl/17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