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速递丨降眼压药物能延长新生血管性AM
抗VEGF治疗已经彻底改变了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方法,成为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的优选标准。但抗VEGF治疗通常需要持续多年,治疗间隔也因人而异,眼科学者也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抗VEGF治疗的优化方案。年4月初发表于《RETINA》期刊的一项研究打开了一扇抗VEGF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的新窗。
作者Rahimy,Ehsan;Ying,Gui-shuang;Pan,Wei;More
RETINA.39(4):-,April.
为比较AMD治疗试验中降眼压药物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作者对AMD治疗试验数据对比进行了二次分析。回顾了连续2年使用增加房水流出药物(A组:局部前列腺素)或抑制房水生成药物(B组:局部β受体阻滞剂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的治疗记录。使用混合机制降眼压剂或使用不止一组药物的眼被排除在外。将各组在第1年、第2年和整个2年治疗期间内,产生的解剖结构和视觉改变与对照组(无降眼压药物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28名A组患者、19名B组患者和名对照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2年后,对照组平均视力较基线提高了+6.3个字母,而A组为+3.5个字母(p=0.38),B组为+13.8个字母(p=0.)。对照组视网膜平均厚度较基线变化为54.9μm,A组为-80.6μm(p=0.26),B组为-96.8μm(p=0.13)。对照组与基线相比的平均总厚度变化为-μm,A组为-μm(p=0.63),B组为-μm(p=0.08)。在根据基线值、抗VEGF治疗药物和方案进行调整的纵向分析中,相对于对照组而言,B组视力改善较好(2.6个字母的差异,95%置信区间:-3.4-8.5个字母),视网膜厚度(-17.9μm,95%置信区间:-36.5-0)以及基线总厚度(平均差-54.7μm,95%置信区间-至6.2μm)减少得更多。
由此得出结论,抗VEGF治疗新生血管性AMD时,同时使用房水生成抑制剂,于2年的治疗周期内,在减少视网膜厚度和基线总厚度以及视力改善方面都能获得较好的结果。但在增加房水流出的药剂干预组中,没有观察到同样的结果。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同时也是二次分析,必须谨慎看待研究结果,或许它可以作为未来前瞻性研究的基础。
研究讨论
抗VEGF通常需要持续多年的治疗,治疗间隔因人而异,这样的差异引起了眼科学者的浓厚兴趣,包括阐明眼内清除抗VEGF药物的潜在机制。一些研究表明,房水经前房流出会有助于VEGF抑制剂从眼内清除,而抑制房水的产生可以减少房水的流出,从而降低药物的清除率,进而延长玻璃体腔内药物治疗的效果。而最近的一项试点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该研究表明,尽管有一致的、固定间隔的抗VEGF注射治疗,但局部多佐胺-噻吗洛尔辅助治疗对因新生血管性AMD而持续渗出的眼睛,在减少视网膜下液(SRF)和中央子域厚度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而本研究也同样表明,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新生血管性AMD期间同时使用房水抑制剂,表现出一种改善视力结果的趋势,并在2年后对CATT数据进行二次分析中表明更大幅度地降低视网膜厚度和基线总厚度。这些发现使人们对额外应用降眼压药物对新生血管性AMD治疗结果的潜在影响这一论题引起极大兴趣。
点“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全文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hl/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