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飞蚊症困扰的你和我
嗨,这是我们的第篇推送
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时更明显,还可能伴有闪光感——这是书上对于飞蚊症症状的主要描述。飞蚊症很多人都有,尤其好发于高度近视和老年人。身边有很多同学也曾反映自己有飞蚊症,这不过是玻璃体混浊的一大症状罢了,他们说他们可以忽视这一症状。但是对于有一些群体,飞蚊症却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干扰。而当一位初上临床的实习小医生遇见了备受飞蚊症困扰的患者,下面的故事就开始上演了。
1月15日患我是一个高度近视的患者。20年前右眼眼前开始出现小黑点,5年前左眼眼前也开始出现了。不过是玻璃体混浊的正常表现,作为一个大男人,我选择了默默忍受。而半个月前右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条黑线,贯穿了整个视野,晚上也有。我开始越来越不能忍受这伴随了整整20年的飞蚊症!这半个月来,我疯狂地查阅相关资料,跑到北京、医院寻求帮助,最后选择了来A医院,就诊的吴主任解答了我很多关于飞蚊症的疑惑,并建议手术。我很坚定地赞同了吴主任的建议。回来后,家人问我,“真的决定手术了?”我说“决定了。”“你不怕网脱裂孔?”“我怕,吴主任做过上万台手术,有二十年临床经验,他敢做,我就敢上手术台。”
医我是一名初上临床的实习小医生,我所在的科室是眼底外科,今天我值班。初上临床,值班时最怕被护士喊,遇突发事故不懂得处理,遇见陌生的病种不懂得随机应变。“33床眼压高!”眼压高,那就前房放液呗,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可谁知,裂隙灯下怎么也没找到切口,一看病历,“眼内炎”。眼内炎,莫过于眼外科手术的一大地雷。没有切口,用药吧。反反复复,那一天值班,没有急诊,理着病历,耳边常常是“33床反复的眼压高,诉不适”。睡前看看了,明天入院病人的名单,明天我要收住一个飞蚊症的病人。飞蚊症,玻璃体混浊,会不会不是玻璃体混浊这么简单,他会不会跟33床一样是个眼内炎的患者?夜班疲惫的我,顿时惊醒过来。
1月16日患今天去办理了入院手术,开始住院,等待手术。昨天和一个朋友通电话,他说“记得用你的原装玻璃体去走走看看这座城市”。晚上我和妻子去逛了周边的公园,看老人打牌下棋,玩到很迟才回去。可是昨晚其实还是没睡好,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但是我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绪,坦然面对。
入院手续办好后,我被收住入院。一名自称为我的管床医生的女医生来向我询问了病情,并为我开出了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单。下午,医生把我喊去办公室,告诉我我眼睛风险比别人更大,FOV只能解决我玻混问题,其他问题不能解决,我回答知道。同时告诉我玻混会可能有部分不能清除的情况,我说知道了,还有我可能网脱裂孔等小概率情况发生,我说知道。然后又讲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听起来很吓人,但我知道,这是任何手术都会走的程序,我只提了一个问题,手术需不需要注油打气,回答说不需要,除非手中网脱,我平静地签字同意手术,然后走出医生办公室。
医那个飞蚊症的病人入院了,我成了他的管床医生。询问病史的时候,他拿出了一个大大的文件袋,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各类检查单,按时间排序,按类别归档,他拿出其中一张视野图跟我说,“其他报告结果还可以,可是这个视野结果好像不太好,你看这边数值怎么特别低,是视野缺损前兆么?”“我是因为飞蚊症入院的,我想要做的FOV手术,吴主任应该有和你说过的吧?”“吴主任建议我做FOV联合白内障手术,你们这边的晶体都是什么类型的?是软晶体么?折叠型?”患者机关枪式的提问,我还没来得及看懂视野图,就又在想FOV是什么?“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们病历里要写”其实是我自己想知道,不会是收住了一个眼科医生吧?用词提问竟如此专业,专业地可以称为我这一实习校医生的老师了。“我是工程师,来做手术前,我做过很多功课,我想向您咨询下关于飞蚊症的这一问题,可以吗?……”初上临床,最怕遇见的就是一个比你还要懂的患者,而我却遇见了。
1月17日患今天我终于手术了。当我被送去手术室后,首先进入的是麻醉室。我知道,要接受麻醉了,等医生备药的过程中我问麻醉后眼睛能否转动,答案是不能,我心想这就好,否则要我自己控制不转动眼球那太难了。医生说开始麻醉了,开始会有点痛哦,我说没事,一根长针在我眼睛侧旁刺入,医生说了一句,这针太钝,换一根,换了一根,开始刺入。刺进去时是有痛,但能忍住,感觉刺到位了,针没动了,医生说我开始推药了,我说好,推药了,痛没了,有些涨,过会儿,医生问看得到不,我说能看见医生手动,看不清楚,很模糊,感觉针拔出来了,医生开始用手按我的眼睛,边按边和旁边的医生聊天,他们很轻松。
麻醉之后,我被送进了手术间。手术台上我的眼睛被一撑子撑开,不能闭眼。吴主任说,手术开始,录像。感觉到先后有三个针刺进眼球内部,一个玻切头,一个照明,一个输液的。麻醉了,并不痛。随着眼内照明进来,我眼睛看到了白光,很白很亮,我看到了平常我看到的混浊,几根长线,还有密布的黑点,几乎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吴主任说,“你看得见不?”“看得见,看到了好多混浊。”“有些人看不见,你的麻醉刚刚合适,所以看得见,那你就欣赏下手术的景观吧,你的混浊太多了,几百个呀。”“是啊,忍了二十年,现在加剧了,所以很难忍受了。”我手术前是有些紧张的,真的上了手术台,不知道为什么却反而很平静了。
医多度的高度近视,33mm多的眼轴轴长。初上临床,初入手术室,初次尝试给患者打球后麻醉,而这般的高风险,高难度,让我不禁胆战心惊。飞蚊症的患者已经躺在那里,当逃兵寻救援,似乎太没面子,硬着头皮试试吧。第一次扎,不知道是针太钝,还是我手法不对,扎不进深处。于是只能拔了出来,患者突然喊了一声痛,我被惊吓到了。深呼吸,告诉自己,我可以的,再试一次!换了针头,这一次,顺利进针,推麻醉药。触摸着患者渐渐变硬的眼睛,恍惚中我拔出了针,拼命按着他的眼,麻药打多了,眼压打多了,怎么办?在患者的眼前晃了晃手,还好,可以看到。继续拼命压患者的术眼。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和害怕,我和麻醉室里的其他医生聊起了家常和各种玩笑话。
1月18日患今天是术后的第一天,虽然眼前还是有一点波光粼粼的感觉,但吴主任说这会慢慢消失的。术后视力和术前差不多,但是我自己觉得看到的事物变得美多了。以前两只眼看书,一只眼看到的似乎是黑体字,而另一只眼看到的确实隶书,而且光线光亮度完全不同。我喜欢我新装的玻璃体。吴主任说,我的手术很成功,可以出院了,记得一周后来复查。回顾手术的这一路,其实手术还是安全的,但接受手术要点钱,要点时间,要点胆量,还要承受一些担心,当然手术不是去看场电影,总归有点辛苦的,仅此而已。
医昨天做梦梦见飞蚊症的这个患者FOV手术之后,却因之前展示过的视野检查报告的问题转去了青光眼科,睡梦中惊醒,还好,只是梦。夜里再次把他的视野图发给上级医生核对,“没事,那样的视野报告可以的”,上级医生的这一句话,让我又舒坦下来。
今天,飞蚊症的患者终于出院了。出院前他拿着他的出院单问我,为什么A眼药水要一天四次。为什么?是不是弄错了?第一次有患者问我为什么要这样用药,会向我核实用药的处方。因为,这是飞蚊症术后的常规啦,这是经验所得。我只能这么忽悠着他,不知道能不能蒙混过关。初上临床,最怕主任查房时提问,也最怕患者提出你也不曾考虑过的问题。
备受飞蚊症困扰的患者,也让我备受困扰。但是这一路,收住飞蚊症患者的这几天,作为初上临床的我也收获了很多,知道了什么是FOV,学会了看视野图,胆大地敢打球后麻醉,也学会去思考为什么这般用药。
感谢每一个患者。
也祝愿每一个患者能早日摆脱疾病。曾经有人问,冶不好,怎么办?没什么办,继续生活,世界很好,为爱你的人生活,不仅仅是为自己。
END往期精彩回顾,点击标题即可:夏天
那些惊艳过时光的事
长得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小编已被虐哭......
温医版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2.0!
你做过最糗的事是什么?小编已经笑cry......
文
叶捷
责编
脆皮年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hl/9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