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资讯微创玻切又一新技术关闭巩膜切
编者按
目前,使用23G或25G系统的微创玻切手术应用十分广泛。尽管是微创手术,但在多达38.5%的患者中依然需要使用缝线缝合技术关闭巩膜切口,而巩膜切口的缝合增加了手术时间及手术难度。近期E.D.Mandelcorn医生的团队发表在Retina上的文章介绍了巩膜针刺关闭巩膜切口的新技术,大大降低了进行巩膜切口缝线缝合的需要。
技术亮点:
仅需30G针头在切口旁刺1针,基本告别缝合的需要!
扫码观看视频1进行气液交换
2
拔出Trocar后按压片刻切口,随后检查巩膜切口是否渗漏
3
如巩膜切口渗漏,将30G的细针连接注射器,在巩膜切口邻近处垂直穿刺全层巩膜,之后立刻拔出30G细针
4
合并球结膜出血或水肿以致视野不清时,可以在拔出Trocar前先进行巩膜针刺进入巩膜隧道,之后拔出Trocar后再拔出30G细针
5
如一次巩膜穿刺后巩膜切口仍渗漏,可重复巩膜穿刺最多共3次,如仍合并渗漏则使用传统缝线缝合技术关闭巩膜切口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在拔出Trocar后(图A),短暂按压依旧不能闭合切口,渗漏仍在继续(图B)。在切口缘进行针刺后(图C),针头拔出后即可看到渗漏停止,说明切口闭合良好(图D)。
巩膜针刺关闭巩膜切口的优势1)大大降低巩膜切口缝线缝合的使用
该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共纳入名行微创玻切术的患者,如术后巩膜切口仍渗漏采用缝线缝合关闭切口;以及另外98名患者,玻切术后按需应用巩膜针刺技术关闭巩膜切口。应用新技术后需要进行巩膜切口缝合的患眼由39%降至2%。也就是说使用针刺技术后,基本就免去了缝线缝合的需要。
2)安全性高,不增加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
应用巩膜穿刺技术关闭巩膜切口的患者术后1-2天、3-20天及21-50天的低眼压发生率均与应用传统缝合方法的患者无显著差异。同时,随访期间未见眼内炎发生。
3)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更快
应用巩膜穿刺技术关闭巩膜切口的患者术后1-2天的视力优于传统缝合组的患者。
针刺关闭巩膜切口的缺点术后短期(1-2天内),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传统缝线缝合的方法。
针刺技术的可能机制目前猜测的可能机制有2点——
1)针刺的过程将玻璃体“推向”巩膜切口的内表面从而堵住切口;
2)针刺产生了新的巩膜开口,达到了从大切口处“分流”的效果,使得大切口更容易闭合。
小结巩膜针刺技术关闭巩膜切口,方法十分简单,可将巩膜切口缝合率由39%大幅降低至2%,且安全性较高,不增加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hl/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