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运动处方二动治糖尿病
动起来,当好血糖管家
作者:徐乃佳(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来源:《医院-医师在线》周刊
运动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之一,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和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遗憾的是,虽然目前临床医务工作者已逐渐认识到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但临床实践中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仍有待提高。那么如何动起来,当好血糖管家呢?
强度有”度”可循
患者王某,女,66岁,患2型糖尿病3年,每次运动以打羽毛球为主,运动时心率达次/分钟,运动时呼吸急促,运动后疲劳感强烈。
运动强度较低的运动,能量代谢以利用脂肪为主;运动强度中等的运动,则有明显的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的运动强度,其实有“度”可循。中等强度运动适宜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以下3种指标对中等强度进行较准确地界定:①运动时心跳和呼吸加快,但呼吸不急促;②能持续运动10~30分钟,微微出汗,稍感累但能坚持运动,③第2天起床无疲劳感。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常用减去年龄作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病例中患者的运动心率宜为次/分钟(<次/分钟),加之其呼吸急促、疲劳感,所以其不适合羽毛球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包括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以及有氧体操院如医疗体操、健身操、木兰拳、太极拳等。还可适当选择娱乐性球类活动,如门球、保龄球等。其中步行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应作为首选。
时间和频率要合理
患者刘某,男,42岁,确诊2型糖尿病1月,刚采取运动治疗,于清晨空腹及餐后15分钟慢走1个小时,运动时间不固定,有时会3~4天停止运动。
清晨,人的血液黏度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清晨空腹锻炼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发生低血糖昏迷,而进食后1小时左右血糖相对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因此,运动宜选择在餐后1小时进行(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合理的运动频率为每周3~4次。运动应该持之以恒,研究发现,如果运动间歇超过3~4天,胰岛素敏感性会低,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就减少。如果每次的运动量较大,可间隔1、2天,但不要超过3天,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小且患者身体允许,则每天坚持运动1次最为理想。因此病例中患者的运动处方不合理。
刚开始运动治疗时。时间可以稍短,5~10分钟/次,2周后随机体对运动的逐步适应,视患者身体条件的不同逐渐延长。每次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进行至少5分钟的放松活动。运动时间肥胖患者须30~60分钟/次,消瘦、妊娠糖尿病及70岁以上患者20~30分钟/次。
有氧运动+抵抗性训练
患者刘某,患2型糖尿病多年,一直以散步作为运动方式。
有氧耐力训练是指有氧代谢占主导地位、中等或小强度活动为主的运动,氧气的供给与需求处于平衡状态,可以调节内脏脂肪组织分布、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大多数中等强度属于有氧运动。抵抗性训练是指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能恢复和发展肌力,随着肌肉力量的增长,可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得到改善。在糖尿病的运动治疗中,提倡有氧耐力训练与抵抗性训练相结合,抵抗性训练对糖耐量受损或异常者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效也得到了证明。病例中散步仅为有氧运动,建议结合抵抗性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利用哑铃、弹力带和盛满水或沙子的矿泉水瓶来进行抵抗性训练,主要针对大肌群,如上肢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胸部、背部、腰腹部,以及臀部和下肢的大肌群等。还应包括多关节和混合运动,如卧推、肩上推举、下拉、臂屈伸、仰卧起坐等,这样的运动比单独训练一个肌群要好。关节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选择登楼梯和跳绳等。太极拳作为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的结合,也可供选择。抵抗性训练建议每周进行3次。
重视运动安全
患者陈某,男,55岁,患有2型糖尿病10年,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眼底出血,近来血糖控制差,餐后血糖14~16mmol/L,以慢跑为运动治疗方式。
运动不当,患者会发生症状性低血糖、心脏病恶化、退行性关节症状加重,有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肾病患者蛋白尿增加,因此,运动安全至关重要。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应暂时停止运动:①血糖>14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②有活动性眼底出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Ⅳ期及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③有严重周围神经病变,或有严重的植物神经病变(如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④心、肺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虞下肢坏疽或有溃破感染的糖尿病患者;⑤有其他严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病例中患者暂不适合运动治疗。
另外,运动前后、运动中均应及时监测血糖;运动过程中、增加运动量时或进行剧烈运动停止后48小时内,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头晕、心悸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血糖值<5.5mmol/L时补充糖至血糖达5.5mmol/L以上,且不宜在空腹和注射胰岛素后立即运动。在运动前后,应检视是否有足部水泡或损伤。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运动时尽量避免做使眼压升高的动作,抗阻运动负荷不能过大,避免低头、憋气和无氧运动。须叮嘱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运动时最好结伴,随身携带糖尿病卡,注明姓名、年龄、主要疾病、住址、联系电话等。
此文发表于《医院-医师在线》周刊年9月1日第期C5版,为本报独家,转载请注明出处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nonkd.com/ways/8781.html